2025年10月17-25日,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举办的第11届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在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届活动以“铭记历史、铸魂未来”为主题,广大师生一起共同欣赏了《我和我的家乡》《钱学森》《祝福》《南京 南京》四部影片。
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由五个独立又关联的故事勾勒出家乡的多维面貌,在笑声和泪水中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父辈的坚守以及那份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故土情结。观影后,文学院段湘怀老师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从电影的表现手法,角色塑造、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并勉励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建设家乡、回报家乡。
影片《钱学森》讲述了科学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带领科研团队从零开始建设中国航天事业、铸就“两弹一星”伟业的传奇一生,生动诠释了科学家们以身许国、科技报国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观影后,文学院张锋老师从电影的主题思想、艺术表现、细节刻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剖析,并告诉大学生在个体奋斗中应该自觉将自我实现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影片《祝福》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初期旧社会农村妇女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命运多舛、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生。观影后,文学院彭玲老师从旧社会四重权力交织作用视角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解读,折射出20世纪觉醒年代对底层百姓进行思想启蒙的不易。
影片《南京 南京》以黑白影像和独特视角再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沉痛的历史。观影后,文学院戴婵老师从叙事与影像层面进行了分析,告诫大家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并指导同学们如何从主题立意、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视听语言、服饰细节、个人感悟等五个方面写作影评书评。
在每场活动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提问,如“毕业后,如何在回家乡和去外地大城市打拼之间作选择”“如何衡量人的价值”“祥林嫂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等,老师们结合影片内容与当下实际精彩解答,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学校举办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活动,以此搭建起文学与影像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在光影流转中重温名著的魅力,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碰撞出的火花。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通过观看影片、阅读原著,希望同学们铭记历史,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勇攀科学高峰、矢志创新创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活动的举办,得到了优秀校友企业家谢平光先生的大力支持。谢平光校友1993年创办娄底地区光华机械厂,2002年成立娄底光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型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机机械、冶金设备等油缸及配套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民营企业,目前拥有三家分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认定“湖南省质量标杆企业”、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多年来,谢平光校友始终心系母校,在表彰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困难学生、资助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贡献颇多。



文/图:肖恋昀,蒋琳艳/何洁,刘清婷
(一审:刘时容 二审:申彦舒 三审: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