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401)专业培养方案[J]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在中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管理、文秘和新闻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文秘、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公关协调、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5.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计算机水平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6.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和卫生等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专业主干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
 2.学科基础课:语言学概论、文学鉴赏、西方文论史、中国古代文论、比较文学。
 3.特色课程:湘中现代作家研究、梅山文化概论。
 四、学习期限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86.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102学分,选修课2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7.5学分;公共任选课修满10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和科技素质类课程各修满2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指军事训练、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及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名称、内容、周数及时间区间(见《实践必修课表》)。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表一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必 修 课 | 公 共 必 修 课 | 994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0 | 30 | ? | 试 | 一 | 2 | ? | 
   
    | 9940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34 | 34 | ? | 试 | 二 | 2 | ? | 
   
    | 99400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0 | 30 | ? | 试 | 三 | 2 | 15W | 
   
    | 994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54 | 54 | ? | 试 | 四 | 4 | 14W | 
   
    | 99400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32 | ? | 查 | 三至六 | 4(2W) | 学校 统一安排 | 
   
    | 992001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 | 16 | 16 | ? | 查 | 一、六 | 2(4W) | 
   
    | 992002 | 大学生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 查 | 二 | 2(8W) | 
   
    | 994006 | 大学英语A(一) | 2.5 | 45 | 45 | ? | 试 | 一 | 3 | ? | 
   
    | 994007 | 大学英语A(二) | 3 | 51 | 51 | ? | 试 | 二 | 3 | 
   
    | 994008 | 大学英语A(三) | 3 | 54 | 54 | ? | 试 | 三 | 3 | 
   
    | 994009 | 大学英语A(四) | 2.5 | 48 | 48 | ? | 试 | 四 | 3(16W) | 
   
    | 992022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5 | 30 | 30 | ? | 试 | 一 | 2 | ? | 
   
    | 992021 | ACCESS数据库(文) | 2 | 34 | 34 | ? | 试 | 二 | 2 | ? | 
   
    | 992003 | 大学体育(一) | 1 | 30 | ? | 30 | 查 | 一 | 2(15W) | ? | 
   
    | 992004 | 大学体育(二) | 1 | 32 | ? | 32 | 查 | 二 | 2(16W) | ? | 
   
    | 992005 | 大学体育(三) | 1 | 32 | ? | 32 | 查 | 三 | 2(16W) | ? | 
   
    | 992006 | 大学体育(四) | 1 | 30 | ? | 30 | 查 | 四 | 2(16W) | ? | 
   
    | 992011 | 普通话* | 2 | ? | ? | ? | 测试 | ? | ? | 自学 | 
   
    | 公共必修课小计 | 33.5 | 598 | 294 | 124 | ? | ? | ? | ? | 
  
 
 
 
 
 
 
 
 
 
 
 
 
 
 续表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 学 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备注 | ? | 
   
    | ? | 
  
 
 
 必
 修
 课
 实践
 必
 修
 课
 99405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一)
 2
 2W
 查
 第一、二学年暑期
 99405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二)
 3
 3W
 查
 
  
 994055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一)
 1
 16
 查
 一
 2(8W)
  
 994056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二)
 1
 18
 查
 二
 2(9W)
  
 994057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三)
 1
 18
 查
 三
 2(9W)
  
 994058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四)
 1
 16
 查
 四
 2(8W)
  
 992030
 大学计算机技能训练
 1.5
 30
 查
 一
 2
  
 992016
 ACCESS数据库实训(文)
 2
 34
 查
 二
 2
  
 992015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W
 查
 一
  
  
 992028
 素质拓展教育
 4
  
 查
 课外
 994020
 就业实践
 1
 1W
 查
 八
  
  
 401027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一)
 (专业见习)
 1
 1W
 查
 二
 1W
 第20周
 401028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二)
 (专业实训)
 2
 2W
 查
 四
  
 第19、20周
 401029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三)
 (专业实践)
 2
 2W
 查
 六
  
 第19、20周
 401030
 毕业实习
 12
 12w
 查
 七
  
 教师教育方向为教育实习
 401031
 毕业论文
 10
 10w
 答辩
 八
  
  
 401032
 写作教学实践
 1
 1w
 查
 二
  
 课外
 实践必修课小计
 47.5
 132
  
  
  
  
 
 
 
 
 
 
 
 
 
 
 
 
 
 续表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必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401001 | 现代汉语(一) | 3 | 60 | 50 | 10 | 试 |   一 | 4 | ? | 
   
    | 401002 | 现代汉语(二) | 3 | 54 | 45 | 9 | 试 |   二 | 3 | ? | 
   
    | 401003 | 古代汉语(一) | 3 | 54 | 54 | ? | 试 |   三 | 3 | ? | 
   
    | 401004 | 古代汉语(二) | 3 | 64 | 64 | ? | 试 |   四 | 4 | 16w | 
   
    | 401005 | 语言学理论 | 3 | 54 | 54 | ? | 试 |   五 | 3 | ? | 
   
    | 401006 | 文学鉴赏 | 2 | 36 | 20 | 16 | 试 |   二 | 2 | ? | 
   
    | 401007 | 文学概论(一) | 3 | 54 | 50 | 4 | 试 |   三 | 3 | ? | 
   
    | 401008 | 文学概论(二) | 3 | 64 | 50 | 14 | 试 |   四 |    4 | 16w | 
   
    | 401009 | 中国古代文学(一) | 4 | 72 | 68 | 4 | 试 |   三 | 4 | ? | 
   
    | 401010 | 中国古代文学(二) | 4 | 75 | 68 | 7 | 试 |   四 | 5 | 15w | 
   
    | 401011 | 中国古代文学(三) | 4 | 72 | 68 | 4 | 试 |   五 | 4 | ? | 
   
    | 401012 | 中国古代文学(四) | 4 | 75 | 68 | 7 | 试 |   六 | 5 | 15w | 
   
    | 4010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 2.5 | 45 | 40 | 5 | 试 |   一 | 3 | ? | 
   
    | 401014 |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 | 3 | 54 | 50 | 4 | 试 |   二 | 3 | ? | 
   
    | 401015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 | 2 | 36 | 32 | 4 | 试 |   三 | 2 | ? | 
   
    | 401016 | 中国现当代文学(四) | 2.5 | 48 | 40 | 8 | 试 |   四 | 3 | 16w | 
   
    | 401017 | 外国文学(一) | 3 | 54 | 54 | ? | 试 |   五 | 3 | ? | 
   
    | 401018 | 外国文学(二) | 3 | 64 | 64 | ? | 试 |   六 | 4 | 16w | 
   
    | 401019 | 写作(一) | 2.5 | 45 | 30 | 15 | 试 |   一 | 3 | ? | 
   
    | 401020 | 写作(二) | 2 | 36 | 20 | 16 | 试 |   二 | 2 | ? | 
   
    | 401021 | 比较文学 | 2 | 32 | 32 | ? | 试 |   七 | 4 | 8W | 
   
    | 401022 | 文艺美学 | 2 | 36 | 36 | ? | 试 |   五 | 2 | ? | 
   
    | 401023 | 西方文论史 | 2.5 | 45 | 45 | ? | 试 |   六 | 3 | 15w | 
   
    | 401024 | 逻辑学 | 2.5 | 45 | 45 | ? | 试 |   三 | 3 | 15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必修课小计 | 68.5 | 1266 | 1144 | 122 | ? | ? | ? | ? | 
  
 
 
 续表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开课 学期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选修课 | 专业限选课 | 教师教育方向 | 992009 | 教育心理学 | 3 | 54 | 42 | 12 | 试 | 五 | 3 | 选一个方向 | 
   
    | 992010 | 教育学 | 3 | 54 | 42 | 12 | 试 | 六 | 4(14w) | 
   
    | 401025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3 | 54 | 42 | 12 | 试 | 五 | 3 | 
   
    | 992029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4 | 72 | ? | 72 | 查 | 五、六 | 3 | 
   
    | 401026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36 | 30 | 6 | 试 | 五 | 2 | 
   
    | 专业限选课小计 | 15 | 270 | 156 | 114 | ? | ? | 15 | 
   
    | 文秘方向 | 401307 | 秘书学 | 3 | 54 | 42 | 12 | 试 | 五 | 3 | 
   
    | 401308 | 秘书写作 | 3 | 54 | 42 | 12 | 试 | 六 | 3 | 
   
    | 401309 | 档案学 | 3 | 54 | 36 | 18 | 试 | 五 | 3 | 
   
    | 401310 | 社会学 | 3 | 54 | 54 | ? | 试 | 六 | 3 | 
   
    | 401311 | 公关礼仪 | 3 | 54 | 24 | 30 | 试 | 五 | 3 | 
   
    | 专业限选课小计 | 15 | 270 | 198 | 72 | ? | ? | 15 | 
   
    | 新闻方向 | 401313 | 新闻学概论 | 3 | 54 | 54 | ? | 试 | 五 | 3 | 
   
    | 401314 | 新闻采访 | 3 | 54 | 30 | 24 | 试 | 六 | 3 | 
   
    | 401315 | 新闻编辑 | 3 | 54 | 30 | 24 | 试 | 五 | 3 | 
   
    | 401316 | 新闻写作 | 3 | 54 | 30 | 24 | 试 | 六 | 3 | 
   
    | 401317 | 广告学概论 | 3 | 54 | 30 | 24 | 试 | 五 | 3 | 
   
    | 专业限选课小计 | 15 | 270 | 174 | 96 | ? | ? | 15 | ? | 
   
    | 专业任选课 | 401401 | 演讲学 | 2 | 32 | 20 | 12 | 查 | 七 | 4 | 任 选 6 门 选 修 12 学 分 | 
   
    | 401402 | 文字学 | 2 | 32 | 32 | ? | 查 | 六 | 2 | 
   
    | 401403 | 训诂学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04 | 修辞学 | 2 | 32 | 32 | ? | 查 | 六 | 2 | 
   
    | 401405 | 古典文献学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4 | 
   
    | 401406 | 儿童文学 | 2 | 32 | 32 | ? | 查 | 六 | 2 | 
   
    | 401407 | 谢冰莹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08 | 生活美学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09 | 唐代贬谪文学论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4 | 
   
    | 401410 | 影视学基础 | 2 | 32 | 20 | 12 | 查 | 四 | 2 | 
   
    | 401411 | 陈映真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四 | 2 | 
   
    | 401412 | 中国古代文论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13 | 应用文体写作 | 2 | 32 | 20 | 12 | 查 | 五 | 2 | 
   
    |  | 梅山文化概论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15 | 班主任工作实务 | 2 | 32 | 24 | 8 | 查 | 六 | 2 | 
   
    | 401416 | 红楼梦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4 | 
   
    | 401417 | 中国文化概论 | 2 | 32 | 32 | ? | 查 | 四 | 2 | 
   
    | 401418 | 台港文学 | 2 | 32 | 32 | ? | 查 | 四 | 2 | 
   
    | 401419 | 写作语言学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4 | 
   
    | 401420 | 文学创作 | 2 | 32 | 16 | 16 | 查 | 六 | 2 | 
   
    | 401421 | 史记导读与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四 | 2 | 
   
    | 401422 |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4 | 
   
    | 401423 | 湘中作家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六 | 2 | 
   
    | 401424 | 拜伦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五 | 2 | 
   
    | 401425 | 女性文学研究 | 2 | 32 | 32 | ? | 查 | 七 | 2 | 
   
    | 专业任选课小计 | 12 | 2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共任选课 | 中华传统文化类 | ? | ? | ? | ? | ? | ? | ? | ? | 
   
    | 艺术素养类 | ? | ? | ? | ? | ? | ? | ? | 选一门 | 
   
    | 科学素养类 | ? | ? | ? | ? | ? | ? | ? | 选一门 | 
   
    | 应用技术类 | ? | ? | ? | ? | ? | ? | ? | 
   
    | 教师教育类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类 | ? | ? | ? | ? | ? | ? | ? | ? | 
   
    | 公共任选课小计 | 10 | 160 | ? | ? | ? | ? | ? | ? | 
  
 
 注: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不选教师教育类课程
  
  
  
 
 续表     本科专业分学期必修课程设置计划表
 第一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0 | 30 | ? | 2 | ?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0.5 | 8 | 8 | ? | 2(4W) | 学校统一安排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5 | 30 | 30 | ? | 2 | ? | 
   
    | 大学计算机技能训练 | 1.5 | 30 | ? | 30 | 2 | ? | 
   
    | 大学英语A(一) | 2.5 | 45 | 45 | ? | 3 | ? | 
   
    |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一) | 1 | 16 | ? | 16 | 2 | (8W) | 
   
    | 大学体育(一) | 1 | 30 | ? | 30 | 2 | (15W)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2W | ? | 2W | ? | ? | 
   
    | 现代汉语(一) | 3 | 60 | 50 | 10 | 4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 2.5 | 45 | 40 | 5 | 3 | ? | 
   
    | 写作(一) | 2.5 | 45 | 30 | 15 | 3 | ? | 
  
 
 第二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34 | 34 | ? | 2 | ? | 
   
    | 大学生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 | 2 | (8W)学校统一安排 | 
   
    | ACCESS数据库(文) | 2 | 34 | 34 | ? | 2 | 选1门 | 
   
    | Java程序设计 | 2 | 34 | 34 | ? | 2 | 
   
    | ACCESS数据库实训(文) | 2 | 34 | ? | 34 | 2 | 选1门 | 
   
    | Java程序设计实训 | 2 | 34 | ? | 34 | 2 | 
   
    | 大学英语A(二) | 3 | 51 | 51 | ? | 3 | ? | 
   
    |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二) | 1 | 18 | ? | 18 | 2 | (9W) | 
   
    | 大学体育(二) | 1 | 32 | ? | 32 | 2 | (16W) | 
   
    |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一) (专业见习) | 1 | 1W | ? | ? | 1W | 第20周 | 
   
    | 写作教学实践 | 1 | 1w | ? | ? | ? | ? | 
   
    | 现代汉语(二) | 3 | 54 | 45 | 9 | 3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 | 3 | 54 | 50 | 4 | 3 | ? | 
   
    | 写作(二) | 2 | 36 | 20 | 16 | 2 | ? | 
   
    | 文学鉴赏 | 2 | 36 | 20 | 16 | 2 |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一) | 2 | 2W | ? | ? | ? | 第一学年暑假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0 | 30 | ? | 2 | 15W |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32 | ? | 4 | (2W)学校 统一安排 | 
   
    | 大学英语A(三) | 3 | 54 | 54 | ? | 3 | ? | 
   
    |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三) | 1 | 18 | ? | 18 | 2 | (9W) | 
   
    | 大学体育(三 ) | 1 | 32 | ? | 32 | 2 | (16W) |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32 | ? | 4 | (2W)三至六 | 
   
    | 古代汉语(一) | 3 | 54 | 54 | ? | 3 | ? | 
   
    | 文学概论(一) | 3 | 54 | 50 | 4 | 3 | ? | 
   
    | 中国古代文学(一) | 4 | 72 | 68 | 4 | 4 | ?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 | 2 | 36 | 32 | 4 | 2 | ? | 
   
    | 逻辑学 | 2.5 | 45 | 45 | ? | 3 | 15w | 
  
 
  
 第四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54 | 54 | ? | 4 | 14W |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32 | ? | 4 | (2W)学校 统一安排 | 
   
    | 大学英语A(四) | 2.5 | 48 | 48 | ? | 3 | 16W | 
   
    |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四) | 1 | 16 | ? | 16 | 2 | (8W) | 
   
    | 大学体育(四) | 1 | 30 | ? | ? | 2 | 16W | 
   
    |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二) (专业见习) | 2 | 2W | ? | ? | 2W | 第19、20周 | 
   
    | 古代汉语(二) | 3 | 64 | 64 | ? | 4 | 16W | 
   
    | 文学概论(二) | 3 | 64 | 50 | 14 | 4 | 16W | 
   
    | 中国古代文学(二) | 4 | 75 | 68 | 7 | 5 | 15W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四) | 2 | 48 | 40 | 8 | 3 | 16W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二) | 3 | 3W | ? | 3 | ? | 第二学年暑假 | 
  
 
  
 第五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语言学理论 | 3 | 54 | 54 | ? | 3 | ? | 
   
    | 中国古代文学(三) | 4 | 72 | 68 | 4 | 4 | ? | 
   
    | 外国文学(一) | 3 | 54 | 54 | ? | 3 | ? | 
   
    | 文艺美学 | 2 | 36 | 36 | ? | 2 | ? | 
  
 
  
 第六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中国古代文学(四) | 4 | 75 | 68 | 7 | 5 | 15w | 
   
    | 外国文学(二) | 3 | 64 | 64 | ? | 4 | 16w | 
   
    | 西方文论史 | 2.5 | 45 | 45 | ? | 3 | 15w | 
   
    |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二) (专业见习) | 2 | 2W | ? | ? | 2W | 第19、20周 | 
  
 
  
 第七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比较文学 | 2 | 32 | 32 | ? | 4 | 8W | 
   
    | 毕业实习 | 12 | 12W | ? | ? | ? | ? | 
  
 
  
 第八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就业实践 | 1 | 1W | ? | ? | ? | ? | 
   
    | 毕业论文 | 10 | 10W | ? | ? | ? | ? | 
  
 
  
 表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
 
  
   
    | 课程类别 |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布 | 学时/学 分总数 | 应修总学分 | 186.5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5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6 | 占应修总学分比例 | 
   
    | 必 修 课 | 公共必修课 | 9/7.5 | 11/9 | 7/6.5 | 9/7 | /0.5 | /1 | ? | ? | 598/33.5 | 18% | 
   
    | 实践必修课 | 4/4.5 | 4/7 | 2/1 | 2/6 | ? | /2 | 12W/12 | 11W/11 | 132/47.5 | 25.5% | 
   
    | 专业必修课 | 10/8                                                                                                                                                                                                                                                                                                                                                                                                                           | 10/10 | 15/14 | 16/12                                                                                                                                       | 12/12 | 12/9 | 4/2 | ? | 1266/68.5 | 36.7% | 
   
    | 选 修 课 | 限选课(专业方向课) | ? | ? | ? | ? | 8/8 | 7/7 | ? | ? | 270/15 | 8% | 
   
    | ? | 专业任选课 | ? | ? | ? | ? | 4/4 | 4/4 | 12/4 | ? | 216/12 | 6.4% | 
   
    | 公共任选课 | ? | ? | ? | 4/4 | 4/4 | 2/2 | ? | ? | 160/10 | 5.4% | 
   
    | 小     计 | 23/20 | 25/26 | 24/21.5 | 31/29 | 28/28.5 | 25/25 | 16/18 | /11 | 2650/186.5 | 100% | 
  
 
 注:课程内实验、上机学时总数:256学时            学分总数:53.5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35.1% 
 表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
 
  
   
    
     |  内  周次
 容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寒、暑假 | 
    
     | 第一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上课   ◆写作教学实践   ●教育实习  ○专业见习  ★金工实习  ◇课程设计  △考试  ▲入学或毕业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军训  ■毕业实习  □社会实践    @就业实践  ☆素质拓展 
  
 八、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1.现代汉语(一)(二)
 课程编码: 401001  401002      总学时:114        总学分:6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系统讲述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分析语言文字的方法。
 教材及教参: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教出版社,2004年。
     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邢福义《现代汉语》,高教出版社,2001年。 
     颜迈《现代汉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斌《现代汉语》,语文知识出版社,2000年。
 2.古代汉语(一)(二)
 课程编码:401003  401004   总学时:118   总学分:6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就是在古注基础上能读懂相当于《史记》难度的文言文作品;使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古代文化素养,为将来从事汉语言研究和古代文学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系统讲述古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语法、训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讲述以先秦散文为主的古代文献。
 教材及教参:
 汤可敬《古代汉语》,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荆贵生《古代汉语》,黄河出版社,1997年。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 
 左安民《汉字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3.写作(一)(二)
 课程编号:401019    401020  总学时:81  总学分:4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写作学的系统理论和写作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掌握一些常见文体的写作要领,提高学生对各种文体的习作能力,从而能够胜任今后的作文教学,并有望成为某一方面的写家。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文体写作为教学重点,系统讲授写作学的基本原理,对写作主体、写作过程、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透彻的讲解,旨在提高学生对各种文体的习作能力;同时,注重作文评改、写作成果测评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材及教参:
 裴显生、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张会恩《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江少川《实用写作教程(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余国瑞、彭光芒《实用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文学概论(一)(二)
 课程编号:401007  401008     总学时:118  总学分:6
 课程目的:本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有关文学理论分析各种文学现象、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
 课程内容:系统地讲授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等内容,较为详细地介绍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教材与教参:
 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
 成远镜、佘向军:《文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赵炎秋、毛宣国《文学理论教程》,岳麓书院出版社,2000年。
 欧阳友权《文学原理》, 南方出版社,1999年。 
 倪正芳、成远镜、朱晶《文学鉴赏》,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中国古代文学(一)、(二)、(三)(四)
 课程编号:401009 401010  401011  401012  总学时:294  总学分:16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现象的生发条件和演变轨迹,并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与人生,在对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同时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修养。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地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重点讲授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详细分析与阐释,让学生掌握这些文学现象的成就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教材及教参:
     袁行沛《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燕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马积高《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语言学理论
 课程编目:401005     总学时:54       总学分:3
     课程目的:立足汉语,系统地介绍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或相关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系统讲述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基本原理,讲述语言的学习、运用和语言研究的方法以及语言的发展和建设。 
 教材及教参: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教出版社,2005年。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马学良《普通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彭泽润《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7.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二)(三)(四)
 课程编号:401013 401014  401015  401016    总学时: 183    总学分:10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正确认识现当代文艺思潮和各种文艺现象,熟悉并准确评价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界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部分,重点讲授1919年五四文学革命到90年代以来的文学运动、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历史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教材及教参:
 凌宇、颜雄《中国现代文学史》, 湖南师大出版社,2007年。
 程凯华 等《中国新文学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8.逻辑学
     课程编目:401024      总学时:45     总学分:2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基本的逻辑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系统讲述传统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判断和演绎推理。 
      教材及教参: 
 姜全吉《逻辑学》,高教出版社,2003年。
      华东师大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 
      陈  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谷振谐《论证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何向东《逻辑学教程》, 高教出版社,2004年。 
 9.外国文学(一)(二)
 课程编号:401017 401018        总学时: 118         总学分:6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史的确基础知识,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各门理论课程和文学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属于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涵盖从古代至20世纪东西方文学,教学上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源远流长的外国文学史和丰富复杂的精神现象,包括代表性的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以近代文学部分为教学重点。
 教材及教参:
 张铁夫、王田葵主编《外国文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铁夫、王田葵主编《外国文学史作品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谭燧主编《外国文学史教程》,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
 徐保耕著《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西方文论史
 课程编号:401023        总学时:45        总学分:2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西方文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课程内容:该课程重点讲授西方自古希腊至当代重要文艺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和西方文论的整个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后现代文论四个部分,
 教材与教参: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中、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1.比较文学
 课程编号:401021            总学时: 32          总学分:2
 课程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文学与文化的“比较”意识,了解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课程内容:比较文学概论、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四编。“比较文学概论”包括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等内容。“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包括主题学研究,文类学研究,译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类型学,比较诗学等。“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包括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等。“当代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包括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阐释学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符号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等。
 教材与教参:
 乐黛云等《新编比较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孙景尧《简明比较文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编号:401301  总学时:54  总学分:3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给学生介绍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讲授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从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关系入手,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从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者素质诸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科学教学。
 教材及教参:赵年秀《语文教师——从新手到反思性实践家》,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同,2004年。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红楼梦研究
 课程编号:401416   总课时:32  总学分:2分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作品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历史上及当前的红学研究的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介绍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曹雪芹与作品内容的自传性联系。旧红学与新红学的发展情况;作品创作旨意,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认定,作品的人物群象系列的性格与形象分析;典型情节、典型场景,分析作品的艺术表达技艺,语言艺术中的细节如环境、诗词酒令和谶语暗示等。
 教材与教参:
 刘铁峰《红楼梦解析》,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
 曹雪芹《红楼梦》,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2年。
  
  
 执笔人:王向阳
 审核人:李夫泽